AI混合云架构设计

我们的混合云架构基于以下几个核心原则:

  1. 代码安全第一:确保核心代码始终保留在公司内网,部署端代码混淆/加密。
  2. 分层弹性架构:基础算力公有化,大算力需求云下计算、突发算力云上再扩展。
  3. 高性能网络互联:通过城域网专线/阿里云高速通道实现低延迟、高带宽的数据传输。
  4. 统一容器化管理:基于Kubernetes实现资源的统一编排和调度。

架构详解

1. 安全隔离设计

内网核心区

  • 存放全部源代码、数据集、未加密的模型等核心知识产权。仅允许模型/镜像等CI/CD编译后产物传出。
  • 与外部通信时通过单项网关连接,开发环境与测试/生产环境严格分离。

2. 网络拓扑设计

城域网专线连接

  • 公司内网与云下数据中心通过城域网直连。
  • 延迟<6ms,带宽≥10Gbps。
  • 专用光纤通道,物理层隔离。

阿里云高速通道(边界网关VBR)

  • 云下数据中心通过边界网关VBR接入阿里云。
  • 延迟<4ms,带宽≥10Gbps。
  • BGP协议实现动态路由。

3. 算力资源分层

基础层(公有云部署)

  • 业务层(SaaS)与基础件(OSS、镜像仓库等)全部上阿里云。
  • 最低算力(10%)保证业务运行。
  • 按需付费的临时资源、突发任务自动扩展。

算力层(云下数据中心)

  • 应对大算力需求,负载90%的算力。
  • 提供低成本的算力。

4. Kubernetes统一管理

集群架构

  • 主集群部署在阿里云。
  • 云下算力节点作为worker加入集群。
  • 统一的控制平面和调度策略。
REK2 搭建6节点K8S教程(四):K8S可视化管理工具 Harbor搭建指南 REK2 搭建6节点K8S教程(一):系统准备
View Comments
There are currently no comment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