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Linux 中挂载新虚拟化硬盘的完整指南

本文详细指导您如何在 Linux 系统中挂载一块新添加的虚拟化硬盘(例如 /dev/sdx)。流程包括:识别硬盘、创建分区表、建立分区、格式化文件系统、创建挂载点、临时挂载以及配置持久化挂载。确保您已具备 sudo 权限执行相关命令。

1. 确认硬盘识别
首先,验证系统是否已正确识别新添加的硬盘 /dev/sdx(本文防呆设计,以/dev/sdx指代新硬盘)。执行以下命令查看所有磁盘信息:

sudo fdisk -l

在输出列表中仔细查找 /dev/sdx,确认其存在且容量符合预期。

2. 创建 GPT 分区表

如果要扩容/dev/sdx

使用 parted 工具为 /dev/sdx 创建新的 GPT (GUID Partition Table) 分区表:

sudo parted /dev/sdx mklabel gpt

此命令会清除磁盘上的所有现有数据。

3. 创建分区

在 GPT 分区表上创建一个占据整个磁盘空间的主分区,并将其格式化为 ext4 文件系统(后续步骤):

sudo parted /dev/sdx mkpart primary ext4 0% 100%
  • 说明:
    • primary: 指定分区类型为主分区。
    • ext4: 指定分区计划使用的文件系统类型(告知 parted,实际格式化在下一步)。
    • 0% 100%: 指定分区从磁盘起始位置(0%)延伸到结束位置(100%),即使用全部空间。
  • 多分区需求: 如果需要创建多个分区,请相应调整起始 (start%) 和结束 (end%) 百分比参数(例如 0% 50% 和 50% 100%)。完成后,分区通常被命名为 /dev/sdx1/dev/sdx2 等。

4. 格式化分区

将新创建的分区(通常是 /dev/sdx1)格式化为 ext4 文件系统:

sudo mkfs.ext4 /dev/sdx1

重要: 请根据实际创建的分区号替换 /dev/sdx1(例如,第二个分区则为 /dev/sdx2)。此操作会永久删除该分区上的所有数据。

5. 创建挂载点

创建一个目录作为硬盘的访问点(挂载点)。通常选择在 /mnt/ 目录下创建,例如 /mnt/hdd_data

sudo mkdir -p /mnt/hdd_data

-p 选项确保即使上级目录 /mnt 不存在也会被创建(通常 /mnt 已存在)。

6. 临时挂载硬盘

将格式化好的分区挂载到刚创建的目录上:

sudo mount /dev/sdx1 /mnt/hdd_data

现在,您可以通过访问 /mnt/hdd_data 目录来使用新硬盘的空间。此挂载在系统重启后会失效。

7. 配置持久化挂载 (编辑 /etc/fstab)

为了实现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,需要编辑 /etc/fstab 文件:

sudo nano /etc/fstab

在文件末尾添加一行,指定分区、挂载点、文件系统类型和挂载选项:

/dev/sdx1 /mnt/hdd_data ext4 defaults 0 0
  • /dev/sdx1: 要挂载的分区设备。
  • /mnt/hdd_data: 挂载点目录。
  • ext4: 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。
  • defaults: 使用默认挂载选项(包含 rw, suid, dev, exec, auto, nouser, async)。
  • 0 0: 通常用于非根分区的 dump 和 fsck 顺序设置,保持 0 0 即可。
  • 保存并退出编辑器。 (在 nano 中:Ctrl+O 保存,Ctrl+X 退出;在 vim 中::wq 保存退出)。
  • 重要警告: 编辑 /etc/fstab 文件务必谨慎。任何错误都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启动。建议在保存前仔细检查拼写和路径。添加后,可以使用 sudo mount -a 命令测试配置是否正确(此命令会尝试挂载所有在 /etc/fstab 中定义但未挂载的文件系统),无报错即表示配置成功。下次系统启动时,挂载将自动完成。

使用TC(Traffic Control)对内外网分流限速 Ubuntu 20.04+ 配置内部时间服务器 (NTP) 指南 Git 代码备忘录
View Comments
There are currently no comments.